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屹立湘江之滨的湘潭,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估报告2022》结果显示,湘潭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榜第58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65位;
我市获2022年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52项,同比增长48.6%;获激励奖金7450万元,同比增长39.3%;
万楼·青年码头——国内最大的集装箱集市拔地而起,成为湘潭文旅新名片、传统文化创意表达的国潮时尚聚集地、长株潭城市群新都市文旅地标、全国年轻人打卡湘潭的网红地;
在4月17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体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发言,推介湘潭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经验;
……
成绩可圈可点、有目共睹,这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和湘潭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发展定位,打出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激励着全市上下在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征程上披荆斩棘、阔步前进!
走稳走实经济发展路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十六乘组奔赴苍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湘潭制造”又一段华彩:此次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点火电缆和发射平台特种控制电缆均由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在火箭点火发射、信号传输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生产制造的座椅缓冲器与飞船一道升空,这些设备将保障航天员返回地球时的着陆安全。
半个月前,中央宣传部授予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时代楷模”称号——由他领衔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深海海底钻机的世界纪录,宣告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神舟”飞天,“海牛”潜海……太空和深海留下越来越多的“湘潭足迹”,这是伟人故里湘潭高质量发展脉动的有力见证。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面向发展大局的新坐标,站在湘潭发展的新起点,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布局、破局、开局,努力以湘潭一域之光为全省、全国大局添光增彩。
“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全面吹响,我市积极打好“发展六仗”,把“三牛”精神、“四敢”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产业兴市“千百十”工程、招商引资头等大事、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十大人才行动、“千名干部联千企”、“嗨够湘潭”促消费等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深入实施产业链强链和园区提质增效升级计划,加强产业新政研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深度融合;
坚持项目夯基,重点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十大专业示范园区项目、十大科技攻关项目;
构建全市统筹、市县联动、条块结合、协同招商的“大招商”格局,不断提升招引质效;
深入落实“十个坚决”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主动报到”要求,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建成万楼·青年码头、韶山军博园等重大项目,以举办中国红博会、首届旅发大会等重大节会为契机,打造以文化展演、体验消费的全新文旅增长点,赋能一个个重点景区……
一项项“拼经济”举措的落地生根开花,湘潭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由97位跃升至67位,居全省第三;2022年累计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8个、“三类500强”企业项目28个、湘商回湘投资项目105个,荣获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市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省第二;人才工作是全省唯一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的市州;优化营商环境获评全省第3位……
绘精绘美乡村振兴图
初夏时节,绿意盎然。蓝天白云下的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青山绵延、游人如织,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美丽庭院数不胜数,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
78岁的毛雨时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提起韶山村的变化,作为韶山村党委原第一书记的他自豪地说道:“我们没有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如今的韶山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
这些年,韶山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铆足干劲建设家乡,让乡村振兴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依托红色资源,近年来韶山村的红色旅游、文化创意、红色研学、教育培训以及现代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每年接待游客达1900万人次,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从2011年的300万元跃升到1281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36800元,较2011年的16280元翻了一番。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韶山村党委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书记联企业、支委联小组、小组联党员、村民代表联系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在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服务提质、人居环境维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为主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湘潭“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的重中之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围绕“两主两特”和“一县一特”,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千百十”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湘潭县梅林桥、湘乡市东郊、韶山市银田、雨湖区姜畲等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持续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270家经营主体累计投资34亿元,年产值达46.3亿元,以产业撬动乡村振兴大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
如何打造“高颜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我市创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服务机制,形成“群众付费、统一服务、村民参与、户户评比、积分兑换”的长效管护机制;创建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124个及美丽屋场1110个,美丽庭院星级户16万户;严格落实“首厕过关制”,引入监理公司,对改(新)建厕所进行全过程监督,目前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以上。
此外,我市创新推出粮食生产“统分结合”模式,有力促进“两稳两提”(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提效益),经验做法获全省推介;粮猪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粮食、生猪、蔬菜等主导产业日新月异,设施农业、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全市各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铿锵有力。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医疗是民生之需,也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今,“少花钱,看好病”这个患者最朴素的愿望,正随着DRG付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在湘潭一步步成为现实。
DRG付费改革,不是经办机构按照病人在医院的实际花费付费,而是将每个病例按治疗方式近似、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归入一个病组,再给每个病组设定一个支付标准,从治疗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大概费用有科学的计算机制,医保按照预定的支付标准付费。
2019年,我市被确定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首批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试点城市,2021年6月启动实际付费。经过不断探索尝试,去年,我市被评为国家DRG付费改革示范城市。
“自从实施DRG付费,我的住院时间变短了,费用省了,负担轻了。”在我市某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陈女士对此深有体会。
去年,我市新增DRG付费医疗机构13家,累计达21家,实现全市行政区域、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全覆盖。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DRG付费的21家医院共减少住院医疗费用4.9亿元,次均住院费用下降771元。”在全国卫生健康体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市扎实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经验做法获全国推介。
医疗、养老、教育、就业……这些“民生大事”,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去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在就业保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用心用情托起民生“幸福梦”。
去年,我市实施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十六条措施,新增就业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82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来潭留潭应届毕业生1.3万人;
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26所,稳妥推进一批学校“民转公”,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近2万个,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81%,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省定目标;
建成2.3万张养老床位,组建418个社区居家老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市和农村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标准稳步提升,全覆盖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4.9%;
入选全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城市,改造城区老旧小区85个,开展城市棚户区改造1266户;
完成城区公园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整改项目14个,消除城区小街小巷路灯盲点750个;
在全市开展“一活动一行动”,发动党员干部27万人次深入951个村(社区),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4931件,派出1978名干部走访企业4323家,解决各类问题8688个。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踏上新的赶考路,我市必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战略目标,立争先之志、兴实干之风、举万众之力,奋力奏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